根据2017年“金培学堂”工作安排,中国金融培训中心于9月5日举办了“金培学堂”第2期讲座。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姚前做《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专题讲座,中国金融培训中心王晓明主任出席并主持专题讲座。本期专题讲座采用创新共享培训方式,与人民银行地市中心支行行长“金融改革与创新专题研修班”开展联学,培训中心和研修班100余名干部参加学习。
姚前所长首先指出,总行领导高度重视数字货币发展,部署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并取得阶段性成果。随后姚所长以数字货币研究背景为起点,全面梳理了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的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工作。他指出,从数字货币理论研究的角度出发,央行数字货币发行是平衡公权和私权的一种制度安排。我国法定数字货币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人民银行主导,在保持实物现金发行的同时,发行以加密算法为基础的数字货币,基础货币的一部分由数字货币构成。
针对法定数字货币方案的选择,姚前所长指出有两种模式,一是由中央银行直接面向公众发行数字货币模式,二是遵循传统的“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二元模式。中国选择了第二种模式,主要是更容易在现有货币运行框架下让法定数字货币逐步取代纸币,而不颠覆现有货币发行流通体系。此外,可以调动商业银行积极性,共同参与法定数字货币发行流通,适当分散风险,加快服务创新,以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和社会民生。
中国法定数字货币体系的核心要素为“一种币”、“两个库”、“三个中心”。一种币为由人民银行担保并签名发行的,代表具体金额的加密数字串;两个库分别为人民银行数字货币发行库、商业银行数字货币银行库;三个中心分别为人民银行对数字货币机构及用户身份进行集中管理的认证中心,记录人民银行数字货币及对应用户身份,完成权属登记、记录流水,完成数字货币产生、流通、清点核对及消亡全过程登记的登记中心,进行反洗钱、支付行为分析、监管调控指标等分析的大数据分析中心。
针对研修学员提出的数字货币与区块链技术关系问题,姚前所长指出,区块链技术是中国数字货币的可选技术之一,但不是唯一技术,理论上应严格区分二者,不能简单等同。
通过本期专题讲座,中心员工和研修班学员系统全面地学习了数字货币理论知识,了解了相关工作,开阔了视野、启发了思维,提升了前瞻意识,促进了央行履职研究。